华北地区降水少,河径流量少,蒸发量大,。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工农业用水量大,,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超过正常值,这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华北地区缺水,为了很好的解决北方水资源问题,国家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因为南方河流众多水资源丰沛,年降雨量很高,植被茂密水涵养量高。把南方水原调到北方,一是满足北方生活和工农业业用水需求。二是补充地下水超采部分满足了生态补水的问题,比如最近北京永定河开闸放水就是为了生态补水需求。水是生命之源,无论什么东西缺了水是不行的。华北地区不是不让浇水了,而是通过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比如利用滴管方式,这样不仅不会降低种大棚用水量而是提高水的利用力,既能节省成本还能提高产量呢。
地球上水资源很多,可以说人类无论如何也用不完,但是绝大多数是咸水,而地球受热不均,导致地球上的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就导致区域性的严重缺水问题。
地球的距离太阳不远不近,大气成分和厚度以及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上的水绝大多数以液态存在,少数是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的液态水冰,少数是分散于大气中的水蒸气。不管什么物质都会蒸发或者升华,我们所看到的固态岩石等物质也在非常缓慢地升华,物质粒子因为热运动从物体界面逃脱,水的蒸发现象就是因为水体受热后水与空气界面中的水分子热运动的结果,脱离了水表面张力的束缚进入大气。而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受热不均匀,这个是受区域大气状态影响的,空气中的尘埃越多、水汽越多,透射过来的太阳光照就较少,使水体受热不均,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大气湿度的差异,而大气的受热不均还会形成风,风裹挟着水蒸气到处流动,直到形成降水再落在地面上,而地面地形是多样的,降水多在低洼地带集中,部分在高山等寒冷地区凝结为冰。
因为大气和水体的受热不均,降水的形成和分布就也不很均匀,而且地球环境是逐年变化的、不同大陆的面积也有所不同,岛国降水相对分散呈海洋性气候,而亚欧大陆或者美洲大陆却因为地势广阔地形多变,内陆地区较少获得海洋水蒸气的补充,更加剧了不同地区水资源量的差异。我们常听说某些地方的冰川加速融化,或者一些地方的湖泊干涸,这确实是环境变化带来的水资源分布的改变,但实际上也被部分人夸大了事实,部分水资源减少了,但部分其它地方的水资源却增加了,我国的青海湖面积已经连续增长数年了。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人类的分布不均,人类兴建城邦等也考虑了水资源的问题,多建设在大江大河流域内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地区,一旦区域内水资源枯竭,人类还可以迁徙寻找其它适合生存的地区。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造成不了人类不同种群间不同的文化,就目前来看虽然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日益加重,但是地球总的水资源却因为海洋的存在基本上不会枯竭,然而却又另外的问题,那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面的上升,这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更加剧烈。
北方依然缺水,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和天津依然缺水。
河北的滹沱河依然长期断流,河沟里长期无水。衡水和沧州等地,地下水缺水严重,需要打井超过60米才有水,长期超采地下水,漏斗严重。北京的永定河和潮白河前期一直没有全流域通水,水质不佳,各个水系都还不能常年自流水循环,自净困难。天津海河水质不佳,污染严重,也需要干净的流水逐年替换。
2021年比较特殊,北方降水丰富,北京各大水库蓄水增加13亿立方米,地下水也多增加了16亿立方米。河北各大水库蓄水量增加已超过16亿立方米,地下水也得到有效补充。河南和山东更是降水丰富,是往年的2倍甚至3倍,补水效果很好,河南和山东数十个水库超汛线水库,多次泄洪。但是这种降水丰沛的年份不是常态,还得为干旱年份多蓄水。
如下图,2021年,北京、郑州、济南、石家庄和天津降水丰富。
11-05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6 来源:未知
11-06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