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这图用的不合适啊,现在贾跃亭都辞了乐视网的CEO了。况且你说的新乐视其实是乐视的上市公司,而老乐视指的是非上市公司,这个已经切割的很明显了好伐~
自从人“乐视在真正实现互联网电视被市场接受和认可方面功不可没”,投资人周炜上周力挺乐视。当大众以为乐视处于最低谷时,舆论却突然转向。即便是此前不少人在批评乐视时,也会在最后有个“但是”——“但是”乐视的电视做的还不错。乐视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外界一直褒扬不已,让同行一直心心念念?
其实就是不断的创新,比如,5月期间首创了“共享电视”,其实那时候乐视早就进入了危机期,所以现在主流的声音反而是挺新乐视。
共享电视的出发点,其实和此前的共享WIFI的理念有些相似。网络就在那里,你不用他就闲置,那么在闲置时间段,把网络共享给其他用户,并获取收益,这种模式,显然比单车更具共享精神。
当然,共享电视比共享WIFI更高维、更具价值,因为互联网电视是呈现大屏内容、大屏广告的载体。乐视认为,用户放置在家里的没有开机的电视机,是一种闲置资源,用户将这部分闲置资源,比如其开机广告的使用权,暂时的转移给了广告主,用户呈现广告,就产生了价值。
共享电视真正共享在何处?
首先,它有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比如他完成了开机277天,实际上帮乐视完成了大屏开机广告,贡献了价值;比如完成了消费积分,为乐视贡献了收益,这个价值不是直接停留在用户手里,实际上停留在乐视手里,然后乐视通过价值的转移,共享给用户。
用户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开机观看广告(或者购物换积分,乐视大屏购物上的东西性价比挺高),基于的是用户本身可能不会开机的闲置电视资源,这一过程创造了价值,也就是用户和乐视合伙赚了钱,赚了钱之后,乐视又通过会员补贴的形式返还给用户。但是目前稍显不足的是乐视返还的是会员,如果能以现金的形式直接返现就更完美了。
其实共享不共享不体现能力,共享单车没有严格遵循共享精神的理念,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解决民众最后一公里到五公里的出行问题,共享电视也并非因为符合共享的理念才厉害,而是有能力将电视做到共享。
这种能力就是乐视电视这几年颠覆行业的结果。就像共享电视一样,从进入电视产业,乐视就一直没停止过创新,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是,改变了用户的观看行为。
传统的收视习惯是观看信号源,据奥维数据显示,用户使用广电机顶盒的平均时长正在逐年降低,目前已经被互联网服务的平均时长所超越。同时,互联网品牌在内容制作,分发上的努力也逐渐培养了用户的付费观看习惯,一方面品质有保障,一方面不用再如从前去寻找盗版,带领版权分销进入了2C时代。
第二,改变了用户的购买习惯,传统的习惯是看品牌、尺寸、屏幕、价格、硬件配置,现在是除了以上,还增加了服务评价、内容评价以及交互体验的考量。用户和电视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在传统电视面前,用户是被动的,现在,全行业都在推崇用户全流程的参与产品设计、研发、传播、销售、售后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用户真正变为了主人。
第三,改变了电视品牌运营的模式,大到商业模式,小到定价模式。传统电视产业是通过大规模的制造和销售来赚取差价。现如今,硬件盈利是一种模式,用户运营也是一种模式,从定价上看,通过产品成本加企业利润、渠道利润来定价是一种模式,通过硬件材料成本来铺开用户入口,来赚取后向的服务价值也是一种模式。
第四,改变了电视机厂商或者说内容厂商的角色。乐视首创了轮播台形式,通过轮播频道电视机厂商或者说内容厂商不只是生产硬件,还具备了分发内容的电视台功能。
第五,改变了电视广告的模式,让广告变的不再是生硬插播,而是出现了贴片、植入、会员、精准投放等等多种形式,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曝光效果强、触达率高,而且更加灵活和人性化。
共享电视可以称得上乐视的第六个改变,因为共享电视能够颠覆大众对于电视的认知,让大众直接接触到内容运营,直接了解内容运营原来有这么大的价值,而且用户真正的直接参与到了内容运营之中去。
11-08 来源:未知
11-09 来源:未知
11-15 来源:未知
12-15 来源:未知
11-15 来源:未知
11-07 来源:未知
11-14 来源:未知
11-15 来源:未知
11-28 来源:未知
11-15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