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金酸莓奖”,国内有“金扫帚奖”,亮点都是颁发年度“最令人失望”的影片奖项。比起锦上添花的开心之奖,像这种脸上无光的窝心之奖,要获奖者大大方方地登台接受,的确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所以,听闻“金扫帚奖”办了九届,今年终于有王宝强这样的大咖敢于现身领奖,有网友议论道:看了《盲井》,羡慕他的运气;看了《树先生》,惊叹他的演技;看了这条新闻,佩服他的勇气。
早已功成名就的王宝强,何以也成“金扫帚奖”的青睐对象?且还首次“上榜”就来现场领奖?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的导演首秀《大闹天竺》成绩平平,除了斩获“最令人失望电影奖”“最令人失望编剧奖”,同时还评上了“最令人失望导演奖”;二是他曾两次获得过《青年电影手册》华语十佳“年度男演员”殊荣,当时公开承诺,假如某天获评“金扫帚奖”,一定会来领奖。可见,勇气值得肯定,但践诺更不可漠视。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在“金扫帚奖”评选中已经榜上有名,那就与传说中的“烂片”相距不远了。而实际上,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选“金扫帚奖”的出发点,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谁出丑”。诚如专家学者所言,扫帚在故事里是有魔性和非同寻常能量的器物,“金扫帚奖”的设置,应该不是纯粹的贬义,而是通过适度的批评,表达了对中国电影的鞭策与期待。抱着这样的理解与态度,王宝强亲领“金扫帚奖”的举动,就显得更有可学可鉴之处。
“无问褒贬,我都能扛”。如何看待影片评奖中的“种花”与“栽刺”,其实也折射着某些当事者对攀登艺术高峰的胸襟与气度。比如,在第82届“奥斯卡奖”揭晓的前一天,第30届美国电影“金酸莓奖”照例抢先公布了获奖名单,演员桑德拉·布洛克摘走了“最差女主角奖”。但有意思的是,时隔一天,凭着另一部影片,她又登上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宝座——从亲临“金酸莓奖”颁奖现场领取奖杯,到登上奥斯卡舞台激动落泪,这位女演员的坦诚和率真,感动了许多人。
珍视批评比亲自领取“金扫帚奖”更重要。因此,这一次,我们既要钦佩王宝强的“勇于”领奖,但更应听听他的“获奖”感言:“我来领奖是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尊重在座的前辈们;通过这样的鞭策,我相信经过不断学习和努力,一定会成为大家心目中一个合格的导演和电影工作者。”
是的,若批评不存在,则褒扬也无意义。拥有了这种面对逆境的强大内心,也就不会耿耿于怀,总去纠结于“金扫帚奖”是否该设,或者评选公不公正、“得奖”冤不冤枉了。
(作者:司马童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3月28日第2版 原题:珍视批评,才敢亲领“金扫帚奖”)
在授予荣誉环节,徐峥[微博]、姚晨[微博]分获微博电影之夜最佳男女演员;章子怡[微博]获微博最具国际影响力演员;微博最受瞩目银幕人物则颁给了胡歌[微博];微博最受期待青年演员的荣誉授予了鹿晗[微博];郭帆夺得微博最具影响力青年导演;《南方车站的聚会》获微博大V推荐度最受期待电影;《攀登者》则收获微博最受瞩目年度电影的殊荣。
此外,这场电影人盛会亦设计了不少趣味互动环节:火箭少女101开场即带来了曾经风靡全网的《西虹市首富》电影插曲《卡路里》,再次将观众带回了充满笑声的电影中,今年的微博电影之夜也正值父亲节,邓超[微博]在开场致辞中说道:“父爱是电影中很大的主题,《流浪地球》曾经让我在影院动容。”姚晨、吴京[微博]在现场也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场面温馨。鹿晗则和邓超互动,还原节目中的“父子关系”,笑称“父亲节快乐”。岳云鹏[微博]念出那首写给父亲的《如果有直达天堂的电梯》的歌词,几近哽咽。
12-02 来源:未知
11-05 来源:未知
11-06 来源:未知
11-07 来源:未知
11-10 来源:未知
11-12 来源:未知
11-13 来源:未知
11-14 来源:未知
11-15 来源:未知
11-29 来源:未知